守护安全,“救”在身边 -相城中专开展除颤仪(AED)使用培训

发布时间:2024-04-30点击量:

为了全面提升学校全体教职工的应急救护能力和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互救技能,掌握必要的应急救护技巧,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并及时挽救生命,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健康安全,2024年4月25日下午,后勤管理处组织了一次针对学校重点岗位人员(包括全体行政值班人员、宿舍值班教师、体育教师、宿管等)、教师志愿者、安全专业学生代表的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使用培训。此次培训由AED专业培训人员进行现场指导,旨在提高参训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确保在遇到突发状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行动。


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又称心脏除颤器及傻瓜点击器等,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被称为“救命神器”。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率失常,并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在心跳骤停时,只有在最佳抢救时间的“黄金4分钟”内,利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对患者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才是最有效制止猝死的办法。

首先,培训讲师详细阐述了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使用流程和安全须知,并通过现场演示,向参训人员展示了如何正确操作AED。培训讲师强调,AED设备会自动分析患者的心率状态,操作者只需遵循设备的语音提示进行操作即可。接着,培训讲师对徒手心肺复苏(CPR)的按压部位、按压力度以及按压频率等关键技巧进行了深入讲解,并通过实际操作演示,确保每位参训人员都能掌握正确的CPR方法。最后,为了加深理解并提高实操能力,邀请部分教师上台进行实际操作,并对他们的操作进行了点对点的指导。此外,根据参训人员的反馈,完整地演示了AED急救的全过程,确保每位参训人员都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效地进行急救操作。


通过本次针对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使用的培训,参训人员不仅掌握了AED急救处理的操作方法,而且增强了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自救与互救意识,从而在危机发生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校园安全增添一份保障。校园作为人员密集的场所,普及急救知识和提升应急救护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直接关系到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应当共同努力,携手构建一个更加安全的校园环境,让急救知识和技能成为我们身边随时可用的资源,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行动,保护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守护安全,“救”在身边。


撰稿:校安委会 夏梦珍

初审:张欣可、贾春蕊

复审:王强

终审:王正春